close

「和男朋友分手不會讓我難過,而是我認為分手意謂著我不惹人愛,所以是為了沒人愛而難過,不真的是為了失去他而難過,而是為自己難過。事情、他人都是客觀地存在,我們藉著自己主觀的選擇性注意、判斷、認知而產生影響作用,所以事情或人物會造成什麼結果絕大部分不是這個事情或人物導致的,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否則為什麼我討厭那個傢伙你卻有些欣賞?

這是很多人自以為理性合理的話語,其實在當中,隱含著諸多的不合理。

不合理1.「我認為分手意謂著我不惹人愛。」

不合理2.「所以是為了沒人愛而難過,不真的是為了失去他而難過,而是為自己難過。」

不合理3.「事情、他人都是客觀地存在。」

不合理4.「我們藉著自己主觀的選擇性注意、判斷、認知而產生影響作用。」

不合理5.「所以事情或人物會造成什麼結果絕大部分不是這個事情或人物導致的,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不合理6.「否則為什麼我討厭那個傢伙你卻有些欣賞?」

 

有沒有發現?看似理性思維的自我分析,其實句句不合理。

哪裡不合理?

1.我認為分手意謂著我不惹人愛→分手怎會意味不值得人愛?

2.難過是因為沒人愛→真的沒人愛嗎?還是只是因為不被這人愛?不真的是為了失去他而難過→其實就是因為失去他而難過卻不承認。而是為自己難過→有什麼好為自己難過的?

3.事情、他人都是客觀地存在→真的嗎?事情或他人真的都客觀嗎?你我或他人都沒有主觀的時候嗎?

4.我們藉著自己主觀的選擇性注意、判斷、認知而產生影響作用→上一句才說大家都客觀存在,自己卻又說自己主觀選擇了。

5.所以事情或人物會造成什麼結果絕大部分不是這個事情或人物導致的,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如果什麼事情都可由我們自己掌控或造成的話,還會分手嗎?

6.否則為什麼我討厭那個傢伙你卻有些欣賞→因為你是你他是他。

 

如果事情是A (activating event)A會直接令我們覺得愉快或不愉快嗎?

就如同希臘大哲學家伊比鳩魯說的:人並非被事情所困擾,而是被我們對這件事所持的觀點所困擾。

所以A不會直接導致C (emotional consequence) ,一種情緒結果,在AC作用過程中間會經過一個B(belief) 。

「AßBàC」我們都希望得到一個正向的C,依據心理學的快樂原則人們都是趨快樂而避痛苦的,因此當我們不愉快時我們可以選擇改變A,就會得到一個不同的C

但人生中有很多事並非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它發生,並非我們全能掌握的。因此我們來改變B,即使不改變A也可以得到不同的C,而這個B是我們可以掌握、比較省事、自己可以下功夫學習如何改變、而且很可能學會了改變的法門將終生受益的。

由上面一層層地抽絲剝繭你將承認B——對事件的解釋發揮了決定我們情緒狀態的最大影響力,要想有正向的情緒就需要我們對事件的解釋是合理的(rational)。可是檢視我們現有的B卻常帶著很多不合理的B,因此導致了不快樂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將不合理的想法 (irrational beliefs, IRB)改成合理想法 (RB)困擾就減輕了,而這常常就只是一念之間,結果卻大大不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不合理信念歸納起來有:

1.    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要得到別人的喜愛和讚許。

2.    一個人應該在各方面都很有能力、很有成就才是有價值的人。

3.    如果事情未如我們預期的進行是很可怕的。

4.    過去的事會強烈地影響我們,而且會無止盡地影響下去。

5.    我們的不快樂都是外在因素所引起的,我們沒有辦法控制或排除這些因素。

6.    如果一件事很危險或可能很危險,我們應將所有心思專注在這件事情上。

7.    避開生活中的困難和責任要比面對它容易得多。

8.    每件事都應該做得很完美。

9.    最大的快樂是消極、不負責、懶散地過日子。

10. 有些人很壞、很邪惡,他們應該為所犯的過錯受到嚴厲的譴責和處罰。

11. 我們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也無可避免地會被一些事情困擾。

12. 靠自己不如靠別人。

 

    不合理想法的特徵是:

 

1.    誇大(exaggerative):「你每次都這樣。」、「你一點都不愛我。」

2.    僵硬(rigid):「這樣絕對是行不通的。」、「你應該……。」、「你必需……。」

3.    防衛性的悲觀主義(defensive pessimism):「我好擔心會全軍覆沒。」、「我沒有

      辦法……。」

4.    謬誤推論(faulty reasoning):「她不要我了,我一定是個沒人喜愛的人。」、「在

      錯身而過時老闆對我視而不見,我這次的考績一定很爛。」

5.    不良期待(dysfunctional expectancies):「都沒有人成功過,我們一定也不會成功

      的。」、「我一定考不上。」

6.    負面的自我觀點(negative self-view):「別人都比我優秀。」、「唉呀!我這個點

      子算不了什麼。」

7.    不良歸因(maladaptive attribution):「我贏是運氣,輸是必然。」、「又挨刮了,

      在老闆面前我將永世不得翻身。」

8.    記憶歪曲(memory distortion):「生活糟透了,不只現在這樣,一直都是這樣。」、「從小到大我一事無成。」

9.    不良注意(maladaptive attention):「如果失敗怎麼辦?如果失敗怎麼辦?」

10. 自我打擊策略(self-defeat strategy):「他一定不會採納我的建議。」、「我要在

       別人拒絕我之前先拒絕他們。」

11.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我要做得讓別人沒話說,無法對我挑任何毛病。」、 

       「盡善盡美是做人做事的準則。」

12. 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你今天怎麼沒有對我笑?你不愛我了。」

 

    成熟的人格、合理的想法是:

1.      自我興趣(self-interest):對自己有興趣、關心自己。

2.      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能在團體中有效地與人來往。

3.      自我引導(self-direction):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滿足、內控而非外控。

4.      容忍(tolerance):包容、容許他人或自己犯錯,不過份譴責他人或自己的缺失。

5.      彈性(flexibility):對人、事沒有成見。

6.      接納不確定(acceptance of uncertainty):能容忍曖昧情境。

7.      承諾(commitment):有能力積極關懷身外事物。

8.      科學思考(scientific thinking):具備邏輯性的、講求證據的思考方式。

9.      自我悅納(self-acceptance):喜愛自己、珍視自己。

10.   冒險(risk taking):有冒險心,但也非有勇無謀。

11.   非烏托邦主義(nonutopianism):知道不能得到想要的每一事物,也無法不要所有不想要的事物。

你有多少以上「不合理」以及「合理」的思維?

檢視一下,接下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情緒波瀾起伏時仔細找出來到底是哪一個不合理想法在作祟,試著用合理的態度重新審視這件事,找出合理的想法來與自己舊有的不合理想法辯論(dispute),以合理想法取代不合理想法,我們也因此將得到一個效果,也就是建立新的、正向的感受,至此完整的公式就是:

             Activating event    Belief   emotional & behavioral Consequence

               源起事件             信念               情緒與行為的結果              

                                                                                      

                    Disputing intervention       Effect      new  Feeling  

                         駁斥干預                          效果                新感覺            

 

  以上文章部分自創,部分摘錄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交通大學、台積電心理諮商師        ©版權所有 1999 心靈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berley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